教育,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它关乎着孩子们的成长和未来。在中小学教育中,一种 “新型体罚” 方式的兴起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这种方式既不打也不骂,却能让学生听话,但也引发了家长们的不同看法。这背后反映出的是教育中惩戒权的问题,以及如何在教育中找到尺度与温度的平衡。
河南某学校的教室里,因学生迟到而响起的《小鸡恰恰舞》配乐,是 “新型体罚” 的一个缩影。老师让迟到的学生站在讲台上跳 “网红舞”,认为这样既能起到惩罚作用,又能活跃班级气氛。然而,这种惩罚方式在网上引发了争议,家长们的意见呈现两极分化。有些家长认为这种方式值得发扬,而另一些家长则认为这会打击孩子的自尊与自信。
实际上,这种 “新型体罚” 的出现,是老师们在当前教育环境下的一种无奈尝试。如今,许多老师不敢管学生,这已成为教育中的一个可悲现象。正如《三字经》中所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教育学生是教师的职责,但现在的老师却面临着诸多困境。一位老师曾坦言:“现在老师能把书教好就不错了,育人真的谈不上。管吧,净惹麻烦;不管吧,又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在这种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的心态下,放任学生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
齐齐哈尔的张老师在维持课间秩序时,因纠正学生大声喧哗而遭到顶撞和辱骂,最终被免职调离;扬州市江都区的一位老师因批评扰乱课堂的学生,却遭遇学生在办公室的打砸,而学生家长还要求老师道歉并赔偿。这些事例让我们看到,老师在管教学生时,不仅可能得不到学生的理解,还可能面临家长的指责和学校的处罚。白岩松曾说:“老师对学生有没有惩罚的权利?如果问老一辈的人,回答一定是必须的,严师出高徒!但如果问现在的老师,回答一定是否定的,哪敢啊!” 当教师惩戒权丧失,学生敬畏之心不存,教育将何去何从?这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老师放任不管,对学生来说是最严厉的惩罚。记得读初三时,班主任兼数学老师因一位女同学在临近中考时还偷看小说,多次劝说无果后,让她在教室外站了一节课。然而,女同学觉得丢了面子,向家长告状,家长要求老师道歉,甚至提出开除老师、更换班主任的要求。老师无奈道歉后,从此不再管这位女同学,她的成绩也一落千丈,最终没能考上好高中。一位老教师曾说:“孩子在学校最大的悲哀不是成绩差,也不是经常被批评,而是老师不再注视他,他做了什么都不会在意,被老师完全放弃的孩子在学校的生活绝对是灰暗的。” 现代学校就像一个小社会,孩子们在这里需要熟悉并遵守规则,以便更好地融入社会。而家长们的行为如果破坏了学校的规则,将老师置于对立面,只会让老师越来越不敢管,孩子越来越无法无天,这样的孩子又怎能有未来呢?
好孩子都是管出来的,严格是对孩子的负责。李天一的例子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他的父母是著名歌唱家李双江和梦鸽,家庭背景良好,但正是父母的溺爱让他一步步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李天一在学校作威作福,欺负同学,父母却一味偏袒。他们没有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反而听之任之,最终导致李天一锒铛入狱。溺爱从来不是爱,而是对孩子的害。正如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所说:“孩子毕竟不是成年人,孩子还必须管教、必须惩戒。” 一位班主任分享了他的经历,班里有个学生在叛逆期时上课扰乱课堂、逃课打游戏,他对该学生进行严格管教,包括批评、罚站、请家长。幸运的是,学生家长十分认同他的管理方式,积极配合管教。最终,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孩子被 “骂醒” 了。这说明,放纵是害,严管是爱,教育绝不能一味对孩子让步,严格管教才是对孩子最大的负责和保护。
梁启超先生在苏州学生联合会上演讲时提出的问题:“请问诸君,为什么进学校?” 发人深省。学生们回答为了求学问,而梁启超先生则认为是为了学做人。教育的本质是成人,让孩子 “成人”,仅靠 “赏识教育” 和 “爱心教育” 是不够的,还需要 “惩戒教育”。完整的教育需要适当的惩戒,作为教师,应该在学生成长道路上扮演好领路人的角色,做到宽严并济、赏罚有度。
为了解决老师不敢管、不愿管、不会管学生的问题,2020 年 12 月 23 日,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并于 2021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该规则明确了对于违规违纪学生可以实施惩戒,规定了教育惩戒的实施范围和具体措施。例如,学生有故意不完成教学任务要求、不服从教育管理、扰乱课堂秩序等行为时,可以实施教育惩戒。学校和教师可以采取点名批评、责令赔礼道歉、做口头或书面检讨、增加额外教学或班级公益服务任务、教室内站立、课后教导等一般教育惩戒措施;对于违规违纪情节较重或经当场教育惩戒拒不改正的学生,可以由学校德育工作负责人予以训导、承担校内公益服务任务、安排接受专门的校规校纪和行为规则教育、暂停或限制参加校外集体活动等较重教育惩戒措施;对于违规违纪情节严重或影响恶劣的学生,可以给予不超过一周的停课或停学、要求家长在家进行教育管教、由法治副校长或法治辅导员予以训诫、安排专门课程或教育场所进行心理辅导和行为干预等严重教育惩戒措施。同时,规则也细化了禁止实施的七类不当教育行为,如以击打、刺扎等方式直接造成身体痛苦的体罚,超过正常限度的罚站、反复抄写、强制做不适动作或姿势以及刻意孤立等间接伤害身体、心理的变相体罚,辱骂或用歧视性、侮辱性言行侵犯学生人格尊严等。
总之,惩戒只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教育不能仅仅依靠爱,还需要有惩戒的手段和严格的力量,这样才能让孩子既在爱中快乐成长,又能在风雨中变得坚强。希望家长们不要以爱的名义断送孩子的未来,而是与老师好好配合、沟通,做到严慈相济,关爱与严格并重,共同把孩子教育得更好。在教育的道路上,我们需要找到尺度与温度的平衡,让教育真正成为培养孩子成长的沃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有责任感、有担当、能够适应社会的未来栋梁。
本站分享的资源均通过网络等公共合法渠道获得,版权属于出版机构或原作者,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本资源为电子载体,传播分享仅限于家庭使用或交流心得、参考和辅助购买决策,不得以任何理由在商业行为中使用,如原作者认为侵权请即刻通知本站删除。